这个世界好玩的地方就在于,没有邪派的会自认是邪派而陷自己于绝境。这个道理,小学老师就说了,而且说得更清楚,“有小偷会认自己偷东西的吗?”。但是人的善恶不是固定不变的,所以想来想去,就只有这句话派得上用场了 - “不以言举人, 不以人废言”。
所谓不以言举人,就是不要因为一个人善于言谈就推举他。堂而皇之的大道理,有谁不会讲呢?深入浅出的哲理,比较少人能讲,但一个人即使能讲得很清楚,是否能代表他言行一致呢?关键的,是言论显示出来的道理,而不是说道理的人。注重前者,才能吸收精神养分,提升自己的见识与涵养;注重后者,就会逐渐依附于表象,进而生出敬畏和崇拜,反而不利于独立思考。
这个道理容易明白,但是实践起来并不容易。一般朋友之间的是是非非就不说了,古今中外多少伟人的知识,有多少是我们还未接触,就先被威名所震慑而觉得一定全有道理了?不是有这么一句么?伟人之所以伟大,是因为人们跪着看他。
至于不以人废言,则是不要因为一个人的品行不好就全盘否定他的言论。这不但表现出宽大的胸襟,更展示出成熟的理性,只是却更难实践。就好比我们明明知道人不可貌相,却时常抱着第一印象的成见,而忽略去持续观察与注意变化。就算是愚人,千虑也必有一得,以人废言等于闭关自守,对于提升思维又有何用?
虽然我不是佛教徒,但是我觉得羯腊摩经(Kalama Sutra) 的十项准则说得更清楚:
一、不因为他人的口传、传说,就信以为真。
二、不因为奉行传统,就信以为真。
三、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,就信以为真。
四、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,就信以为真。
五、不因为根据逻辑,就信以为真。
六、不因为根据哲理,就信以为真。
七、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,就信以为真。
八、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、见解、观念,就信以为真。
九、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,就信以为真。
十、不因为他是导师、大师,就信以为真。
总得来说,就是不要轻信。但是如果什么都可以怀疑,要相信什么呢?相信真、善、美。如果建立相信呢?博学慎思。但针对以上的十项准则,我想加些补充。关于第五项的“逻辑”,诚然逻辑上对的,内容不一定对;但是逻辑上不对的,内容一定有问题。逻辑不能证实内容的真伪,但是却能抓住辩证的漏洞和矛盾,所以学习形式逻辑的知识如同一律、矛盾律、排中律、全称特称、必然条件和充分条件,能帮助厘清思维。
无论怎么说都好,只要懒得动脑筋,而想抄捷径去寻找依赖,就只会离真善美越来越远。我们不得不通过表象来看本质,但是表象与本质的关系,不是那么容易厘清的,更不是永远不变的。
1 comments:
好.我喜欢你的这篇文章 . :)
Post a Comment